现在的局势就像是一场僵持的博弈,大家都想尽早结束这场战争,但关键是如何结束,结束后各自能得到什么,谁都不愿意首先让步。欧洲和美国在推动和平,乌克兰在期待,俄罗斯也不反对谈判,但一旦真的坐下来谈,最大的障碍立刻显现——那就是领土问题。特朗普曾和普京交流过值得投配资,也与欧洲和乌克兰的领导人进行了沟通,但他刻意回避了这个敏感话题。如果和平谈判只是停留在表面,涉及的核心利益得不到解决,那么这样的和平就像是空调中的暖风,虽让人舒服,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与此同时,战场上的局势依然紧张。9月12日,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开始进行名为“西部-2025”的联合军演,首批上万名俄罗斯军队已经抵达波兰边境,后续更多的兵力也在跟进。演习的范围相当广泛,不仅涉及白俄罗斯境内,还包括巴伦支海和波罗的海。对面,北约也没有闲着,尤其是波兰,已经紧急调动了4万名士兵,加强边境防御,逐步加固铁丝网和封锁线。双方看起来就像是擦干净桌面后,准备重新开始对抗——虽然谈判的大门依旧开着,但双方的戒备却更加严密。
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,他们非常清楚当前的主战场只有一个,不能再开新的战线。只要乌克兰问题还没有解决,普京就不会在阿塞拜疆、亚美尼亚等地进行冒险挑衅,尽量避免扩大冲突。一个重要原因是,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在2025年上半年预期增速只有1.2%,远低于之前的1.8%,也低于2023年和2024年的4%以上。这意味着俄罗斯的经济正遭遇困难,维持现有战线的压力增大,因此,俄罗斯不得不收缩其他方面的冲突。
展开剩余62%然而,“忍让”并不等于“软弱”。谈判之前,俄罗斯依然会通过战场上的行动来争取更多的筹码。他们会继续进行轰炸,并且在必要时发动一波大的攻势,以战果来在谈判桌上占据更多话语权。俄罗斯在这场“边打边谈”的策略上已经采取了行动。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,最近乌克兰敖德萨地区发生了猛烈的爆炸,伊朗制造的“见证者”无人机攻击了SOCAR油库,造成了严重的损失。乌克兰的设施受损,这一打击甚至波及到了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投资。这已经是对SOCAR的第二次打击,阿塞拜疆的油气和基础设施对乌克兰至关重要,也被视为乌克兰的“加油站”。
美国在高加索地区布局,支持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“特朗普走廊”,通过美国的支持,阿塞拜疆对俄罗斯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,甚至公开支持乌克兰,向其提供雇佣兵和武器。为了回应这一系列的挑衅,俄罗斯对SOCAR的打击不仅是反击,更是一种警告:即使不全面开战,俄罗斯依然能够以精准打击来让对方记住“规矩”。
普京一贯的风格是直来直去,他不喜欢绕弯子,而是通过实打实的行动来传递信息。最近的波兰无人机事件就是典型例子:波兰战机击落俄罗斯无人机,俄罗斯则派遣上万军队接近波兰边境,表明他们收到了威胁,已经作出回应。尽管双方都在进行“和谈”的讨论,但俄罗斯依然不放松空袭力度,战略轰炸机依然起飞,导弹和无人机精准打击乌克兰。
欧洲方面也借着“无人机入侵”事件大做文章,波兰总理甚至警告这可能是“自二战以来,波兰最接近公开冲突的时刻”。英国媒体则进一步推高局势,暗示波兰的表态可能引发《北约条约》第五条的启动。通过放大威胁,双方似乎在试探对方的底线,看看谁敢进一步挑衅。
归根结底,目前局势充满了复杂的博弈。一方面,和平谈判进程在推进,但另一方面,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并没有减弱。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联合军演加强了兵力部署,北约则在边境强化防御。阿塞拜疆在美国支持下采取强硬姿态,俄罗斯则通过精准打击回应对方挑衅。在这种情况下,普京很可能选择保持克制,不会轻易向阿塞拜疆或其他挑衅者发起全面进攻。当前对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能源资产打击,更多的是一种警示:不要逼迫局势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